【资料图】
你觉得2023年会有行情吗?今天是新年的第一篇视频,咱们来聊一聊2023年的行情展望。今年整体态度还是偏谨慎一些,交易难度会比较高,很可能是一个比较折腾、比较震荡的一年,有跌有涨。普涨的难度比较大,定调呢是关注小波段、结构性、题材类的机会,这种机会的特点是持续性不太好,来的快,走的也快。
最近老虎和富途涉嫌非法经营,这个事件目的就是不希望资金外流,那么这些钱留在国内,会去向哪呢?还有目前处于历史低位的pmi,二三季度会不会反转?加上被动去库存,和咱们国家近年来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不是会导致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引发通胀压力?如果通胀起来之后,会不会出手打压,因为咱们去年也经历过碳酸锂和钾肥的限价。而且通胀压力或许会促使货币政策收紧,导致市场的水变少。日本已经收紧了货币政策,现在大型经济体中,就剩下咱们还维持着宽松的货币,接下来能否扛得住压力,持续保持宽松刺激经济呢?这是特别值得思考的事情。今年要面对的变数还是非常多的。
再来看消费,虽然说今年的经济很大程度要依赖消费复苏,这确实这是一个持续性的利好方向,但消费今年肯定不会是普涨的行情,不同的细分方向会有很大分化,这里面是要挑一挑的。就像昨天立讯精密的跌停,它身为果链代工厂,但并没有吃到消费复苏的红利,反而受到了国际消费需求降低的影响。因为市场预测苹果今年的销量会下滑,这就导致果链企业首当其冲。并不是所有涉及消费概念的公司,都能上涨。
再比如,最近讨论很多的新能源车,汽车作为消费的重要一环,很多人寄予厚望。但它今年的行情是有非常多不确定性的。国产车企的业绩增量,有两个很重要的方向,一个是走出国门,另一个是能否继续冲击中高端市场,但这两个方向都和今年的大环境有些违背。一方面,外部总体需求是在往下走,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刚开始复苏的时候,老百姓能不能支撑得起大额消费,这点也是存疑的。消费能力的恢复是需要时间的。
特斯拉去年下半年开始接连跳水,马斯特也在抛售特斯拉,
巴菲特在不断减持比亚迪,这些都侧面说明,车企增速的高增长期可能已经过去了,还有更好的投资标的。 海外汽车需求降低很可能会影响咱们国内车企。就像吉利,它在积极拓展东南亚市场,比亚迪大力发展欧洲市场,所以咱们的汽车公司,即使国内销量提升,海外收入也可能下滑,总体业绩依旧面临不确定性。
今年的消费复苏,不是说无脑投资,更不会鸡犬升天。一定是要精挑细选的。 今年如果想做消费,我会关注一些老百姓能消费的起的 消费升级赛道,比如预制菜,益生菌,又或者零添加,高端啤酒,小家电,有机食品等等这些方向,他们的特点是不需要花大价钱,但又能改善生活,或者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再比如高端白酒中具备金融属性的品牌,这是有奢侈品特点的,不是普通的白酒。因为经济活动起来之后,宴请、社交往来也会增加。不过如果之后这个方向继续上涨,大家心里要明白,炒的并不是消费逻辑,而是炒经济活动复苏的逻辑。
不过刚才说的这些方向,这里面一些优质企业的估值已经反弹的比较高了,如果后面有回调机会,可能会有不错的性价比。再或者,一些题材成长股也可能有机会,现在市场上还是有一些行业的估值处在相对低位,如果后期出现一些利好刺激,性价比还是不错的,但这种以短期炒作为主。还有就是投资这个大方向,争议比较多,市场上有些观点是认为,投资作为国内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今年的房地产和基建肯定会有利好刺激。但是目前咱们的财政赤字很高,去年1-11月,财政赤字是4.17万亿,按照往年的水平来推算,全年的数值大概是6.44万亿,同比增加50%左右。
所以说,如果国家选择继续放水刺激经济,压力会很大。那如果后期抗住了压力,选择继续放水的话,我会比较关注新基建。比如储能,海上风电,光伏。老基建的投资收益比会低一些。而且用电量和国家经济是正相关的,所以如果放水的话,很大概率会主要投向新基建。
Copyright @ 2015-2022 今日晚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