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大火,靠的是“油箱”和“增程器”?

2023-06-19 20:26:22 来源:观察者网

导读:在这一次的科技日上,理想对于“高压纯电”、“智能空间”、“智能驾驶”三个方面展开,从技术层面向公众做出解读。可预期的是,在科技日上提到的种种技术都将会在 MEGA 上落地。

6 月 17 日在常州工厂举行的理想汽车“家庭科技日”,李想本人并未出席,但是李斌驾驶着理想第 40 万辆车驶上舞台。

当然,此李斌并非蔚来李斌,这也让发布会现场充满了善意的笑声。


(资料图片)

作为理想的智能制造负责人,李斌对理想常州工厂的建设功不可没。甚至在发布会后,李想又单独发微博回忆理想起步时的艰难,从话语中不难感受到他对李斌的称赞和感激:

也正式在这座被理想称为“AI 梦工厂”的常州工厂,理想走过了自己从 0 到 1 的发展阶段。

2016 年,常州工厂开启建设;2019 年 11 月,首台理想 ONE 下线;2021 年 10 月,理想 ONE 第 10 万辆车下线;2022 年 8 月,第 20 万辆下线;2023 年 3 月,累计交付超过 30 万辆。

活动当天,理想的第 40 万辆车下线。很明显的一个趋势是,2019 到 2023 年的短短 4 年间,理想汽车正在以相当可观的加速度发展,在理想 ONE 之后的 L7、L8 和 L9 也都纷纷霸占了各自级别 SUV 销量排行榜,当初“款款爆款”的誓言正在成真。

在销量不断增加的同时,理想在网络媒体上也收获了比以往更多的关注和讨论。在这些声音中不乏一些怀疑和审视,比如:“理想的成功完全是因为增程,第一款纯电产品获得成功才是真的厉害。”

也像是在回应这些疑问,从今年开始,理想宣传的发力点慢慢从具体车型转变为发展战略。在上海车展期间,理想发布了“双能战略”,即“电能”和“智能”。

在这一次的科技日上,理想对于“高压纯电”、“智能空间”、“智能驾驶”三个方面展开,从技术层面向公众做出解读。

理想第一款纯电车型虽然没有正式亮相,但此前代号为 W01 的纯电旗舰这一次公布了命名——MEGA。在发布会后,有理想的内部员工在朋友圈戏称“Make EV Great Again!”,有趣的谐音梗也让 MEGA 这个没露面的新品又收获了一大波关注。

可以确定的是,在科技日上提到的种种技术都将会在 MEGA 上落地。理想的口气同样不小:MEGA 要成为 50 万以上所有品类乘用车的销冠。

那么,理想大火真的只是因为踩对了“增程”的风口吗?在纯电产品上,理想能否延续如今的光鲜成绩?

充电能比加油快吗?

在理想 ONE 的时代,李想就一直强调“长途用油,城市用电”的理念,并以此解决纯电车型的续航和补能焦虑。

面对外界对于理想为何一直不做纯电产品的质疑,李想也不止一次回应称还没到时候,充电速度慢、长途充电难的问题没有办法解决。

在曾经的媒体沟通会上,李想罕见的提及了蔚来,并称换电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很好的思路,但理想更希望从产品端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服务端:

「换电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体验可以无限接近加油的体验,用户的用车成本也会大大低于燃油车。但是这花费太大,我们当时钱不多。换电站需要建,也要准备更多的电池,电池的价格又会波动。所以我们在想,能不能直接从产品端解决问题,而不依赖服务端。」

所以本质上来说,无论是做增程还是做纯电,理想注重产品本身的初心一直都没变过,需要解决的也一直都是“充电慢”和“充电难”的问题。

当 800 V 技术瓜熟蒂落、5C 快充的落地,“充电慢”的问题得到了破解的方法。

理想汽车动力驱动负责人刘强在发布会上介绍,通过自研的 800 V 高压纯电平台,配合 5C 电池大倍率充电能力,最终可以实现“充电 9 分 30 秒,续航 400 公里”的 5C 充电效率。

所谓“充电倍率”,即在充电过程中电流与电池容量的比值,充电倍率越大,充电功率也越大。以 100 kWh 的电池包为例,达成 5C 的充电能力就意味着电池的充电功率可超过 500 kW。

500 kW 是峰值的充电功率,具体可以维持多久时间、电量上升后功率下降的比例高不高等等问题需要在 MEGA 上实际体验。不过为了让我们直观的感受 5C 快充和 800 V 的充电体验提升,刘强还是用续航里程的增加举了一个例子:

充电 4 分 30 秒,续航 200 公里;充电 9 分 30 秒,续航 400 公里;充电 22 分钟,续航 600 公里。虽然依旧和加油的速度存在差距,但已经非常可观。

满足快充的核心要点在于高压平台和电芯技术,理想的 5C 电池正是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从这个角度而言,选择现在这个时间点发力纯电,理想等待的正是这些背后的供应商巨头手中技术的成熟。

通过在电芯内部的结构创新,麒麟电池提升了大倍率充电能力,同时降低的内阻让充电时的产热减少。通过整包散热的工程创新,麒麟电池将传统的电池底部冷却方式升级为技术难度更大的在电芯间的侧面冷却,最大换热能力提升到 16 kW。

而如何解决“充电难”的问题?理想的解法是在自建 5C 超充网络。

刘强介绍,今年年底理想超级充电站的数量将超过 300 个,2025 年将超过 3000 个。针对高速充电难的问题,到 2025 年,高速沿途理想超级充电站的平均间隔将小于 100 公里,每个站每小时可以服务 9-20 台车。

与此同时,城市的补能规划也提上日程。

到 2024 年底,超过 300 个城市枢纽站将在城市核心环线陆续建成,实现以 6 公里为间隔的双向覆盖,满足城市环线及高速和城市连接路段的补能需求。

在去年的蔚来 NIO Day 上,蔚来宣布将结合 NOP+ 实现高速服务区的“领航换电”,全自动化完成车辆的补能。在本次的科技上,理想用“自动充电机器人”试图完成类似的体验。

当车辆行驶到充电车位,充电机器人会通过视觉识别可以自动插枪充电,全程无需下车,自动充电后自动结算、自动驶出。展开想象,这个机器人未来很有可能也会结合 NOA 实现导航 + 补能的全自动化运行。

自研 800 V 充电平台、5C 超充、自建网络、充电机器人。刘强在这一部分这样总结:

“纯电车充电速度将由 2G 带入 5G 时代,有望实现对燃油车的大规模替代。”

GPT + 理想同学=?

理想同学已经成为理想车主必不可少的语音助手,通过出色的软硬件解耦能力,理想车主如今想要控制车上的功能只需要动嘴下达指令就可以解决。

但理想希望理想同学从一个“头像”变成一个“AI 虚拟生命”,甚至变成一个“新的家庭成员”。理想希望语音助手能够实现对环境的主动感知、对人的主动感知,最后希望理想同学能够像人类一样学习、认知、推理、记忆。

通过覆盖全车多音区的数字硅麦、3D ToF 摄像头、IR 传感器,基于空间多模态感知-3M技术(视觉的MVS-NET、信号的MIMO-NET、语音的MSE-NET),理想同学的感知能力能够接近于人类,实现对车内环境的多模态感知。

但如何实现像人类一样的思考和推理,认知能力是卡住语音助手的瓶颈。所以,为了实现这样的能力,理想将认知大模型带入车内,命名为“Mind GPT”。

理想汽车智能空间算法科学家陈伟介绍,Mind GPT 使用了 1.3 万亿个 token,进行基座模型训练,这相当于它具备了人类高质量知识的总和。

两者结合能够实现什么?在现场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例子:认知大模型加持的理想同学可以实现根据关键词自动生成故事、可以解决类似鸡兔同笼问题的逻辑推理、可以语音创建“任务大师”,实现快捷指令的快速创建、可以帮助你推荐旅游攻略……

正是由于认知大模型具备了理解、记忆和上下文关联的能力,MindGPT 加持的理想同学能够记住你的偏爱、习惯,能够根据你的反馈和纠偏不断进化和迭代。

如果还是不好理解,你可以简单理解以后得理想同学就是“会说话的 ChatGPT”。区别在于,理想同学作为“车载语音助手”的身份被针对性的训练了一些关键词、对话和场景,更好的服务乘客。

这也是 AI 的高速发展带给汽车行业的想象空间。

最后,陈伟也宣布了智能空间的 OTA 计划:

“全新的 AI 交互界面、AI 百科问答、任务大师 AI 版、AI 绘画、多模态可见即可说 2.0 等,即将和大家在不久的将来见面。理想 ONE 车主朋友们期待的‘任务大师’,很快也会推送给大家”。

城市 NOA 和通勤 NOA 即将到来

随着华为、小鹏在城区辅助驾驶领域的不断加码,这个领域的竞争也变得白热化。早在今年的上海车展期间,理想汽车就公开宣布了年底实现 100 个城市 NOA 的激进规划。

而理想也在当时宣布,将通过大模型算法,将辅助驾驶摆脱高精地图的依赖,依靠 BEV 快速落地。

在这一次的科技日上, 理想汽车智能驾驶副总裁郎咸朋进一步介绍了理想城市 NOA 背后的技术。

要实现摆脱高精地图的城市 NOA,车端的感知必须能够做到实时生成信息清楚的道路结构信息。目前,理想 AD Max 3.0 已经可以在车端基于 BEV 架构做到这一点。

而车端实时建模数据和云端的大模型融合是满足复杂路况自动同行的关键。

郎咸朋介绍,针对城市中超出感知范围或视野被遮挡的复杂路口,理想汽车引入了 NeuralPriorNet(NPN,神经先验网络),通过云端大模型对复杂的路口特征进行提取,在车辆经过路口时与车端的实时BEV特征融合,增强车端的实时感知。

随着 NPN 特征在云端大模型持续自动化生成,城市 NOA 的可用范围也将不断扩展。

而城市 NOA 的实现还面临着另外一个难点:对信号灯的识别。

理想汽车通过大量学习人类司机在真实路口应对信号灯变化的行为,训练了 TrafficIntentionNet(TIN,信号灯意图模型),摆脱了对地图规则的依赖,以应对全国各地各类形态的信号灯样式。

在决策层面,理想 AD Max 3.0 的规控算法上依然使用大模型,通过模仿学习的方法让城市 NOA 参考大量人类驾驶员的行为决策,让城市 NOA 在保证安全、符合交规的前提下实现更像人类驾驶员的决策和规划。

辅助驾驶的竞争也是数据处理能力的竞争,无论是在感知还是规控领域,大模型的应用和成功离不开强大的基础训练平台作为支撑。

理想汽车的自动驾驶训练集群算力达到 1200 PFLOPS,自动驾驶训练里程也已经突破 6 亿公里,可以驱动理想城市 NOA 在短时间内的高速迭代。

理想也将于 6 月开启北京和上海城市 NOA 内测,早鸟用户可以率先使用城市 NOA 功能,下半年将开放通勤 NOA 功能,以及更多的城市 NOA 区域。

除了城市 NOA,这一次理想还带来了“通勤 NOA”。

简单来说,用户无需等待所在城市的 NOA 功能开放,可以设定自己的通勤路线,日常开车就相当于在训练车辆进行学习和记忆。

这样,就算你所在的城市、通勤路线还没有开放城市 NOA,你也可以在 1-3 周的时间自己训练车辆完成固定路线的“通勤 NOA”。

郎咸朋在现场打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比方:通勤 NOA 将像上下班途中的“专属电梯”。而根据理想汽车的估计,通勤 NOA 将覆盖用户 95% 以上的通勤场景。

而除了理想,大疆和小鹏也会在近期推出类似的功能。在大规模城市 NOA 短时间无法落地的现在,用户自己训练一条专属的路线来实现日常的通勤自动化,这无疑是现阶段的最佳解法。

理想的成功,并不只靠“油箱”

就在办完科技日的第二天,李想发微博庆祝 L7 的单日销量超过 1000 辆,并称这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时刻”。

面对着理想销量的不断“霸榜”,很多人到现在仍然认为理想的成功只是因为踩上了增程的红利,理想也只是一个“拼凑能力很强的组装厂”。

但这些人没有意识到的是,增程这一动力形式之所以能在国内发扬光大,很大程度是因为理想 ONE 的宣传。而至于很多人鄙夷的“冰箱、彩电、大沙发”也正形成一个两极分化的场面:在网上骂的人很多,在线下体验过的人却大都认可。

回归到一台车的本质,它自始至终是一台让人们从 A 到 B 的工具,科技的发展只是让这个过程更加舒适。从这个角度来看,理想反倒是最接近出行的本质的车企。

从客观上来说,理想的目前超充的站点相比小鹏/蔚来/特斯拉还有不小差距;城市 NOA 的 Demo 版本从视频中看起来也不如华为和小鹏,大力宣传的快充也有不小的功劳应当归属于供应商宁德时代。

但自研的 800V 平台、城市 NOA/通勤 NOA 的研发增速以及对于如何满足目标消费者的需求的思考是理想值得称赞的地方。在科技日后,李想还透露了一些关于纯电旗舰 MEGA 的细节。

理想 MEGA 面对的就是高端的家庭用户,拥有四个孩子的李想无疑是这台车最佳的“体验官”。对于一个新势力品牌来说,是“堆料”还是“出色”的差距就在于有没有深入洞察消费者的真实需求,这也正是李想领导下的理想汽车最擅长的地方。

在文章的最后插两个小故事。

这次活动之所以叫“家庭科技日”,是因为理想还邀请了一些车主前来参加活动,理想为这些家庭车主举办了嘉年华。而在嘉年华的现场上,所有的台阶转角、锋利的边缘处,理想的工作人员都用橡胶保护套包边,以免伤害小朋友。

这是第一个故事。第二个故事是,在科技日结束后回程的路途中,有位参加活动的媒体人在飞机上碰到了理想汽车商业副总裁刘杰。到了这个职级,刘杰乘坐的依旧是经济舱。

见微知著,理想从上到下的认知和步调都高度统一,在取得如今的成绩后仍然保持着几年前的那种紧绷和危机意识。而这种高效和严密的特质,可能是产品之外理想能够取得现今成就的根本因素。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3 今日晚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